翠竹的象征意义与翠竹的简介概况
翠竹,多年生禾本科长绿植物,种类繁多,四时长茂,不畏暑寒,地植、盆栽都能显示其秀美潇洒的风姿。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翠竹的象征意义与翠竹的简介概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资料图)
翠竹的象征意义
翠竹的象征意义之一:气节。
一棵棵翠竹笔直高耸、坚挺的矗立大地,四时长茂,不畏暑寒,凌霜傲雨,个个都像伟岸的大丈夫一般。所以我们常用翠竹来比喻大丈夫刚正不阿的气节。这也象征着我们中国人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翠竹常常在翡翠雕刻中应用,在翡翠市场中翡翠竹节工艺品很常见的一种工艺品。
翠竹的象征意义之一:虚心。
大家都知道竹子的中间是空的,无心虚心的,有着虚怀若谷的意思,同时竹子又常常长得很高,所以竹子的寓意中常常比喻那种有很高的学问却很谦虚的人。
翠竹的象征意义之一:节节高升。
看过翠竹的人都知道,翠竹是一节节的往上长,往上升,越升越高,节节高升,这象征着人们的事业会越做越大,学业会越来越好,仕途越来越顺,什么都步步高升。因为翠竹的象征意义如此,翡翠竹节也被称作翡翠节节高或者节节高升翡翠挂件、节节高翡翠摆件。翡翠节节高的摆件和挂件大多只雕刻两三节翠竹即可代表整个翠竹,以此来比喻佩戴者步步高升的状态,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翠竹的简介
1、概述
翠竹是生机勃勃,气节与虚心的意思。竿高20—40厘米,直径1—2厘米,竿箨及节间无毛,节处密被毛。叶密生、二行列排列;叶鞘有细毛;叶耳不发达,鞘口缝毛白色、平滑;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7——10毫米,纸状皮质,叶基近圆形,先端略突渐尖或为渐尖,上表面疏生短毛,下表面常在一侧具细毛。
2、产地分布
日本栽培作观赏竹类。原变种我国不产,仅栽培有下列一变种,其来源不详。
3、植物简介
翠竹上盆后,宜置于避风阴凉处,保持湿润,经常在叶面喷水,遇小雨可放置室外淋雨,若用塑料袋套上半月则更好。一月后可逐渐接受阳光,促其恢复生机,如仍枝叶新绿,竹节上抽出新叶,说明已经成活。夏季忌烈日曝晒,防止叶尖发枯,晚上让它承受夜露,可保持茎挺叶茂,寒冬,由于盆浅土少,宜搬进室内养护,否则枝叶容易发黄,叶片脱落,轻者来年不出笋,重者满盆皆枯。 盆栽翠竹,用长方形浅盆或竹节紫砂盆为最好, 宜疏忌密,寥寥数株或一小丛,栽于浅盆一端,高矮有致,配上拳石,缀以苔藓,别具幽趣。有改善空气质量之作用。
4、盆景制作
制作这件盆景需要"玉作"和"罍丝作"的合作。罍丝作制作铜鉴花镀金盆,而盆中的翠竹是由"玉作"完成的。两者在营造清雅脱俗气氛上,极尽精巧。原料的选择十分适当。色彩搭配需要十分讲究,制作需要十分精心,因为这可是皇家桌案上,每日都要见的玩赏品。简简单单,借助竹石的优雅,也借玉石的优雅,结合两者,方寸间见清雅,此器物真可谓绝品。
翠竹的身影我们随处可见,在家中的墙壁上,在诗意的屏风上,在笔筒上,还在各种雕刻精美的玉石器上等等。那么翠竹的象征意义有什么,让人们对翠竹这样的喜爱有加呢?
形态特征
型灌木状竹类。地下茎复轴型;竿高20-40厘米,直径1-2毫米,竿箨及节间无毛,节处密被毛。叶密生、二行列排列;节间圆筒形,无沟槽,光滑无毛或少数种类可在节下具疏短毛,竿壁较厚;竿节隆起;竿每节仅分1枝,枝粗壮,并常可与主竿同粗。竿箨宿存,质地厚硬,牛皮纸质或近于革质,短于节间(赤竹亚属),箨耳及繸毛可存在或否;箨片披针形。叶鞘有细毛;叶耳不发达,鞘口繸毛白色、平滑;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7-10毫米,纸状皮质,叶基近圆形,先端略突渐尖或为渐尖,上表面疏生短毛,下表面常在一侧具细毛。
圆锥花序排列疏散,或简化为总状花序,整个花序通常有数枚至10余枚小穗,甚至有可超过20至30枚小穗者,花序轴在分枝基部常可具1或2小型苞片;小穗柄较长,花序轴及小穗柄常可具毛,小穗成熟后呈紫红色、含4-8朵小花;颖2,质厚,多少具毛,边缘有长睫毛;外稃近革质,卵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具短芒或为一小尖头;内稃纸质,等长或稍长于外稃;背部具2脊;鳞被3,卵形,膜质透明,边缘具纤毛;雄蕊6,花丝细长,花药线状、黄色,2室纵裂开;花柱1,较短,柱头3,羽状。颖果较小,成熟后深褐色。
主要变种
无毛翠竹,该变种与翠竹原变种不同在于竿节无毛,箨鞘、叶鞘和叶片等亦无毛。该变种在上海、南京等地有栽培,通常作庭园布置栽植于花坛或公园路边或坡地上,也可栽于花盆内作盆景观赏。
繁殖方法
生长与分化情况:无菌材料的获得与启动培养以生长健壮的翠竹当年出笋的幼竹含芽茎段为外植体,加洗洁精清洗后,用自来水流水冲洗1-2小时,转入超净工作台。在无菌条件下,将材料放入70%酒精中浸泡30-40秒,再转入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8-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剪去茎段两端受损组织,接种在启动培养基中,置于培养室内培养。接种1周左右芽萌发生长,半个月后长至2-3厘米,将其转入增殖培养基。
增殖培养转入增殖培养基后,芽继续生长,约20天后,芽基部分化出芽丛,平均1个芽可增殖数量达3-4个,待生长1周左右,转接到新鲜的增殖培养基中,促使其不断增殖生长。平均增殖系数约为3。
生根培养:取生长健壮芽丛,转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35天后生根率达85%以上,同时仍有新芽分化出来。
移栽:将培养瓶揭盖后置于温室中炼苗2周后,取出生根组培苗,洗净附着的培养基,移栽至蛭石基质的全自动间隙式喷雾扦插池中,30天后成活率可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