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稳步推进,市场不断扩大,新型储能行业正在地平线上喷薄而出。
2023年5月24日—26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举行,业内人士广泛探讨了储能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路线和新技术。跟往届会议最大的不同是,此次会议增设了“长时储能”的分论坛,并得到了嘉宾和参展者的热烈参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国内致力于长时储能的企业中,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上海的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很年轻,但最近却风头正盛。
就在此次大会举行前一周,在首届上海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赛中,纬景储能获得第二名。今年3月18日,纬景储能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6亿元,这是其继去年9月获得超4亿元融资后的又一笔大额融资。
在大会期间,纬景储能的创始人兼副总裁陈摄军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陈摄军谈到了公司对于长时储能技术细分路线的选择,对国内储能市场尤其是长时储能的看法;谈到未来市场的开拓时,除了看好长时储能开阔的市场前景,陈摄军也表示公司将坚定地通过智能制造来降低其锌铁液流电池产品的成本。
在陈摄军看来,液流电池由于安全性极高,储能时长大于8小时,以及使用寿命超过20年等优势,更适合未来大量使用新能源的电网,也被视为最适合长时储能的电池技术之一。
据业内人士介绍,根据电解液中活性物质的不同,液流电池又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铁液流电池等。其中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为不同价态钒离子的硫酸溶液,是目前国内示范项目规模最大的液流电池技术。
既然目前行业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主流,为何纬景储能要选择更为小众的锌铁液流电池技术?
对此陈摄军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纬景储能的锌基液流电池,选取了锌和铁两种本征安全、储备丰富、成本极低、价格波动平稳的金属进行配对,首先保证了原材料极安全、易获取、低成本。再加上纬景引入的储能技术有着40多年深度研发基础,在本土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与持续降本方面已经走在前沿。”
据澎湃新闻记者从另外一些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虽然全钒液流电池是液流电池中的主流,但制约因素包括钒的成本高,产能有限。2022年,中国的五氧化二钒产能为11万—12万吨,90%应用在钢铁行业。而1GWh的全钒液流电池,大约对应需要0.8万—1万吨的五氧化二钒。
锌铁液流电池选用矿藏储量丰富且价格稳定的锌、铁元素组成配对,依靠锌酸盐离子和铁离子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采用碱性电解液,拥有零爆炸零燃烧的特性,电池放电次数超过 20000次,使用寿命超过20年,在额定功率输出下,放电时长超过8小时。
此外,锌铁液流电池能在-10°C至45°C环境温度下做到安全稳定运行,且不受地理环境限制,是一种更安全灵活的新型储能方式。
据介绍,2018年纬景储能成立后,便引入了美国ViZn公司的锌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该技术历经了40多年的研发。纬景储能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内需求进行进一步的产品研发和迭代,并逐步将产品、技术本土化。
2021年10月,纬景储能与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在江西上饶合作的200kW/600kWh“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成功并网。这是纬景第一台本土化的锌基液流电池成功并网,实现了供应链原材料国产化、生产流程完备化、产品生产工艺精细化和产品智能制造创新化。
规范化智能化生产以降本,目标将度电成本降到0.2元/Wh以下
不过,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跟更为成熟的锂电池、铅酸电池产业相比,国内液流电池产业仍然处于商业化初期,初始成本过高是产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瓶颈。同时,锌铁液流电池作为一种较新的液流电池,其离子传导膜等相关部件产业链不够成熟,也制约了其商业化推广和应用。
对此,陈摄军认为,规范化和智能化生产是发展储能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储能产品迭代、推广、持续降本、扩大应用规模的关键条件。
“随着纬景储能不断加快在全国多地布局智能制造工厂,锌基液流电池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驶入快车道,这也为大幅降低锌基液流电池产品度电成本夯实了基础。”陈摄军说。
今年1月,纬景储能在江苏盐城启用了国内首条百兆瓦级的“液流电池智能产线”,单一产线产能达到1.2GWh。今年7月,纬景储能在广东珠海打造的净零碳示范工厂也即将竣工,该工厂将成为国内新型储能液流电池的首个吉瓦级“黑灯工厂”。预计全面投产后,该厂产能将达到6GWh。
“纬景的目标是将度电成本压缩到0.2元/Wh,低度电成本将在长时储存市场更具优势。”陈摄军说,扩大生产规模、持续降低成本是纬景储能近期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叠加智能制造的品质化、规模化效应,纬景储能的锌基液流电池将更具优势。
除了电池的成本,在更具体的电池技术上,澎湃新闻记者也从一些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锌铁液流电池同其他沉积型电池和锌电池一样,面临着锌枝晶以及功率和容量不能完全解耦的问题,其负极面容量较低。对此,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陆双双介绍,团队经过研发以及数据积累,已经突破了锌枝晶的瓶颈,能够对锌枝晶有效抑制。
不过,陈摄军也对澎湃新闻记者坦言,对纬景储能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专业储能人才的匮乏。“储能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储能人才需要跨界掌握电化学、电力电子、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学科的知识。尤其在储能生态链中,核心材料技术亟待突破与创新,才能在这一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完成换道超车。”陈摄军说。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