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秦兵马俑重见天日,震撼世界。这个地下军阵自发现以来,承载与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进步,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参与者。
(资料图)
秦兵马俑最初是如何被发现的?文物工作者又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发掘和保护的?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1974年春,关中一带久旱少雨。为此,临潼县西杨村生产队组建了打井队。杨志发和队员们扛着镢头,来到村南的柿子树附近进行挖井时,发现了木炭遗迹和红烧土块。继续往下挖,他们竟然发现了一个“瓦人头”。
时任陕西省临潼县文化专员赵康民得到消息后,判断可能是文物,带人用车把挖出来的陶俑碎片拉回临潼县文化馆。赵康民按照原来的茬口,把出土的碎片用树脂胶黏合起来。两个多月过去,黏合好的陶俑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临潼县文化馆里。
1974年,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回临潼探亲,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写了一篇题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报道,刊登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2396期上。
随后,国家文物局与陕西省文物管理部门商议,决定组建考古队,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发掘工作。与传统先发掘修复再展示的步骤不同,兵马俑在发掘之初就制定了发掘、保护、展示同时进行的方案。
秦人在给兵马俑上色时,会先刷一层生漆涂料,然后再涂饰矿物颜料。但发掘时,生漆很容易因失水而弱化脱落。近几年,带有色彩的兵马俑一出土,文物保护工作者就会立即根据不同彩绘类型和保护状况进行保护处理。
兵马俑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如今,秦俑不断走出国门,日益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监制:刘健
监制:孙承斌、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甄晓博、那宇奇(实习)
记者:姜赛、陈昌奇、蔡馨逸、李佳旭
报道员:高航
包装: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