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界发起乡村振兴万里行系列活动之“2023金融界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旨在褒扬企业乡村振兴服务典型、提炼和传播经验做法、引领中国乡村振兴事业。以下为百信银行乡村振兴案例展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
三农产业尤其是农户种养殖等领域采购成本高、防疫能力弱、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低造成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农业领域信息化程度低,三农金融领域服务深度和广度依然不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已不能满足新阶段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三农产品服务广度和深度,汇集更多三农客户,百信银行贯彻落实国家和监管政策导向,赋能农业产业现代化,探索创新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联合搭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三农产业金融服务平台,让金融科技成果惠及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主要做法
百信银行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三农智融服务,采用“公司+农户+金融”模式,连接养殖管理服务机构、专业育种机构、饲料生产商、智能养殖设备生产商等养殖产业链的全链路企业,为种、养殖户提供一站式养殖和融资、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通过助力养殖水平和规模化迭代升级,降低养殖产业全链路企业成本,提高农户收益。
(一)平台建设依托“金融+科技”。充分应用百信银行在账户体系、身份识别和智能风控等方面积累的金融科技能力以及百度科技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和风险探针等方面积累的科技能力,融合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搭建养殖产业金融服务开放平台。
(二)平台建设依托“产业+金融”。与正大、新希望、隆平高科、中化集团等龙头企业多方强强联合,采用“公司+农户+金融”模式,链接种植、养殖管理服务机构、专业饲料和动保用品生产商、智能养殖设备生产商、种子化肥厂商、,结合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嵌入养殖全链条生产、交易、加工、物流、销售等全生产周期,实现农业产业龙头与养殖户数据传递及共享。
(三)平台建设依托“云端+金融”。构建全线上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实现“融资服务不跑路”,深入剖析养殖产业融资需求,打造线上融资服务专属移动端APP,提升养殖产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捷性。同时与核心企业结合,在APP端为种植、养殖户提供一站式物资供应、培训等综合化种植、养殖服务。
(四)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加大涉农信贷的投放力度,深耕涉农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2023年授信政策中明确,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上的绿色低碳转型,加大对现代种养业、乡村制造(含农产品生产、加工、制造、销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持续深化百信银行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银行+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设立“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实现乡村振兴各项贷款投放倾斜,为重点产业农户提供切实有效的金融帮扶。
三、取得成效
(一)完成平台多次迭代升级,渠道上线效率大幅提升。在研发自动化审批模型和智能化贷后风控系统基础上,充分发挥系统、数据、模型、策略的先天优势,优化风控模型部署和迭代方案,风控策略可根据渠道、产品及客群差异进行动态、灵活调整,新渠道上线时间从原来1个月以上压缩至1周以内,有效提升平台新客群、新渠道拓展和服务能力。
(二)支持生猪产业链融资,助力农户穿越猪周期。
截至2023年5月,依托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服务能力,累计为生猪养殖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养殖农户发放贷款36.61亿,其中养殖农户542户,支持六稳六保。自2021年10月份以来,受新冠疫情和猪周期双重打击,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平均价格维持在15元/kg以下,持续时间长达1年以上,其中部分月份达到11元/kg,击穿大多数养殖户养殖成本,养殖户普遍亏损严重,在此背景下,百信银行持续落实国家政策和监管导向,持续履行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养殖等行业积极采取应延尽延、减费让利等举措,主动调研经营困难客户,给予应延尽延支持政策,截止2023年5月为104户养户延期还款,用实际行动助力农户穿越猪周期,有力支持生猪产业链发展和养殖市场供应稳定。
(三)平台服务力争“强芯强链”
在提升服务养殖产业深度及广度基础上,助力乡村振兴,围绕种业、化肥等农业“卡脖子”领域,研发专属产品,支持农业产业“强芯强链”。一是纵向拓展存量核心企业上下游客群,继续增加支持和信贷投放;二是横向拓展更多养殖产业客群。除已服务正邦、牧原外,拓展新希望、正大、铁骑力士、布恩饲料合作服务下游养殖户和经销商;三是将养殖金融服务扩展至化肥、种植等涉农行业,拓展心连心化肥、隆平高科种植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小微企业及农户。
截止2023年6月末,累计为生猪产业上下游养殖户及供应商发放贷款36.61亿,涉及养殖户542户;累计为下游禽类养殖户发放贷款1.1亿,服务养殖户210户;累计为化肥下游经销商放款4800万,服务经销商60户;累计为种子经销商放款2600万,服务员经销商70户。
(四)打造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拓宽小微服务半径。
“十四五”规划明确“增强金融普惠性”,把普惠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导向之一。百信银行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和监管要求,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让利”,创新涉农小微企业全线上贷款模式,不断完善以“百兴贷”为主品牌的供货贷、订货贷、养殖贷和银税贷四大产品体系。
四、经验启示
百信银行有效克服了种植、养殖等涉农行业数据缺失、线下服务成本高、风险大、管理难的窘境,通过数字化建模将养殖数据可视化、信用化,打破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的习俗和魔咒,惠及种植、养殖产业上下游游千百个养殖户、经销商和种植户。该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做产业金融要深度融入产业,抓住产业痛点,要熟悉包括产业技术、经营模式、上下游交易习惯、参与方核心诉求、行业周期等,金融产品、方案设计要与产业最佳实践、核心诉求相结合,才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实现多方共赢。二是要坚持数字化驱动,涉农客群属于“长尾”客群,风险相对较高而可接受的借款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必须借助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实现低成本的数字化获客、数字化金融服务、数字化风控、数字化运营等,实现规模经济和商业可持续性。三是要坚持平台化发展思路,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吸引多方参与,一方面为种植户、养殖户、饲料供应商、种子化肥供应商、动保用品供应商、屠宰场、养殖技术服务商等提供销售客户和服务,另一方面平台沉淀的“低成本”数据可作为养殖户、经销商等参与方提供数据增信的“原料”,风控模式从原来的银行调查客户“自证”,转变为第三方“他证”,数据更客观,模型更稳定,更有利于平台为参与方提供“数据驱动”的,包括信贷、种植及养殖技术等在内的其他综合服务。